LG杯决赛丁浩夺冠 中国首位00后围棋世界冠军诞生******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中国围棋协会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1日,第27届LG杯世界棋王赛决赛第二局在北京继续进行,丁浩执黑鏖战320手,半目击败杨鼎新,三番胜负2比0提前胜出,第一次登上世界冠军宝座。丁浩也成为中国围棋界第一位零零后世界冠军得主。
会师本届LG杯决赛的杨鼎新和丁浩,在最新中国棋手等级分排行榜上分居第三、第五位,他们之间的较量也是中国围棋巅峰水平的展示。
决赛第一局,丁浩执白获胜,将杨鼎新逼入绝境。第二局杨鼎新执白背水一战,力求反击。但最终杨鼎新未能抓住逆转良机,丁浩半目险胜,2比0赢得决赛胜利,实现世界冠军梦想。
本届之前的26届LG杯,中国和韩国棋手各12次问鼎,日本棋手2次夺魁。本届丁浩为中国棋手第13次夺得LG杯,再次超越韩国。零零后的丁浩也成为第23位拿到男子个人世界冠军的中国棋手。
我科学家构建出新型人工碳晶体******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对富勒烯C60分子晶体进行电荷注入,在常压条件下构建了C60聚合物晶体以及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并实现了其克量级制备。1月12日凌晨,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碳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元素之一,碳原子之间通过不同排列方式,能够形成多种结构,比如我们熟悉的石墨、金刚石和无定型碳,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近年来,富勒烯、纳米碳管、石墨烯和石墨炔等新型碳材料的发现和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引发研究热潮。“如果我们可以在一个晶体结构中引入纳米单元,例如用富勒烯、石墨烯等作为基本结构单元代替普通晶体中的原子,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出新型碳材料,可能会发掘更多新奇性质,发挥更大应用潜力。”朱彦武说。
此前,对于制备这类新型碳材料,研究人员要么是利用高温高压等极限条件,要么是采用紫外光、电子束辐照等微观处理技术,但其产率较低、产物不纯,阻碍了人们对该类材料的性质与应用进行更深入探索。
在此次研究中,朱彦武团队创造性地使用氮化锂对富勒烯C60分子晶体进行电荷注入,并在温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最终得到大量的C60聚合物晶体以及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
值得注意的是,团队通过基于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势函数的结构搜索结果进一步表明,长程有序多孔碳基晶体代表了一大类从富勒烯分子晶体到石墨类碳晶体转变过程中的亚稳态晶体结构。
“这里的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微观上具有多孔特征但完整保留了晶体的宏观周期性,是一类新的人工碳晶体,未来可能在能量存储、离子筛分、负载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电荷注入技术也为构建这类碳基晶体材料提供了一种搭积木式的制备技术,有望成为在原子级精度上调控晶体结构的新手段。”朱彦武介绍。
《自然》审稿人称:“论文中给出的结果令人信服,对晶体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丁一鸣、通讯员王敏)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