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门派出所:深入推进“跨省通办”,着力提升便民服务******
为进一步深化窗口“放管服”改革,提升户政服务便利化水平,福建省莆田市公安局忠门派出所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户口迁移、新生儿入户、开具户籍类证明、居民身份证申领等高频户政服务事项,全力深入推动落实 “跨省通办”服务。
一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群众只需在受理地派出所提交材料,受理地派出所和户籍地派出所通过全国系统流转材料,完成业务办理。群众无需两地奔波,打破了地域阻隔,降低群众办事成本。
二是“提供线上服务,多平台更全面”。依托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和福建治安便民微信公众号两大平台,实现网上业务办理或材料预审。群众可以在非工作时间的时段提交材料申请办理,工作人员会在24小时内完成审核并告知办事群众。让户政业务办理不受时空限制,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
三是“拓宽宣传渠道,延伸服务半径”。制作详细业务办理指南,在派出所户籍室、辖区村委会、居委会等人员聚集地派发,并在警民微信群内宣传讲解相关户籍业务知识。辖区群众可通过拨打户籍室电话、社区微信群留言和联系社区民警等方式进行预约办理。对留守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民警为其提供全程指导和“帮代办”等服务,有效延伸了户政服务半径。
自“跨省通办”机制落地以来,莆田市公安局忠门派出所积极在线上线下推广,已成功办理户口迁移“跨省通办”、新生儿入户“跨省通办”、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等业务二百余件,获得了辖区群众的肯定。(林泽华 福建省莆田市公安局忠门派出所)
10余国留学生在哈尔滨猜灯谜包汤圆观非遗******
中新网哈尔滨2月3日电(吴言 记者姜辉)“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猜一种动物”“小时头发白,老来头发黑,无事戴帽子,有事要秃头,猜一种生活用品”……3日下午,《我与我的故事》国际青年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暨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俄罗斯、韩国、日本、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青年、海外留学人员共计70余人,在活动现场包汤圆、猜灯谜、赏京剧国粹、编制中国结、观非遗木偶戏。
留学生表演巴基斯坦民间舞蹈。 刘释诚 摄活动一开场,一段由留学生表演的巴基斯坦民间舞蹈惊艳了观众,充满异域风情的舞曲搭配轻灵的舞姿引起阵阵欢呼。随后,各国青年各自组团制作元宵节花灯、编制中国结、猜灯谜、包汤圆,观看非遗木偶戏。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们赞叹不已。
留学生学做中国结。 刘释诚 摄“中国的春节特别好玩,不仅要吃很多的美食,一些传统活动也非常有趣,刚才的灯谜我还猜中了一个,得到了一个中国结的挂件”。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穆安伟告诉记者,他已经来中国3年,以前一直在上海读书。“来到哈尔滨,虽然感觉很冷,但是这里的冰雕真是很美,我都用手机拍了下来,分享给我的家人和朋友”。
留学生制作元宵节花灯。 姜辉 摄来自俄罗斯的林馨乐是一名“中国通”,凭借一口标准的汉语经常帮俄罗斯同学当翻译。春节期间,她游览了哈尔滨中央大街,打卡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还体验了雪爬犁、雪地摩托、冰上八爪鱼等冰雪娱乐项目。“除夕那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包了饺子,今天又一起包汤圆,看京剧,在中国过春节实在是太好玩了”。林馨乐说。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联合黑龙江省委统战部、黑龙江省外办、黑龙江省文旅厅、黑龙江省文联、黑龙江省歌舞剧院等多家单位主办。(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