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重庆春节前已慰问农民工8万余人******
中新网重庆1月18日电 (记者 钟旖)春节临近,重庆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近日陆续开展慰问活动。记者18日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从活动开展以来,该市已慰问农民工8万余人,其中各驻外劳务办事机构在市外慰问重庆籍农民工3730人。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分别走进顺丰速运重庆江北机场航空站点、空港佳园社区、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等,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农民工代表、新业态就业人员(农民工)代表、环卫工人代表、在外务工农民工家庭及社区工作人员代表,为他们送上暖心礼包和节前问候。
关爱的“春风”也吹向重庆各区县,多地人力社保局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农民工走访慰问活动。
万州区人力社保局、万州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办返乡农民工座谈会及慰问活动,送上创业政策和服务指导宣传服务,更好地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九龙坡区人力社保局为辖区重点企业近200余名留岗职工送上“人社大礼包”,慰问一线工人,为企业送上惠企政策。
巴南区人力社保局不仅入企慰问农民工,还实地了解农民工工资发放、公司运转、疫情防控、留工稳岗举措、返岗复工和“农民工服务站”等情况;渝北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则到区内企业、扶贫车间、建设工地等地,了解农民工工作情况,逐一对困难农民工开展新春慰问。
据介绍,为服务广大农民工安全返乡过节和返岗复工,2022年12月底,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还启动了返乡农民工服务专项行动,在春节集中返乡的重点时节,聚焦解决返乡农民工急难愁盼问题和服务事项,为农民工朋友送上服务保障。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强化对困难农民工兜底帮扶,坚持拓宽返乡农民工就业渠道,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业。春节后,为方便农民工返岗复工,还将适时为集中外出的农民工提供“点对点”专车、专列(厢)、专机等出行服务。(完)
(中共二十大·声音)华媒聚焦二十大:新语汇答时代之问 新动向许未来之期******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电 (金旭 徐文欣)中共党代会是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风向标。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背景下,正在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华文媒体对此高度聚焦。
法国《欧洲时报》将中共二十大比作百年大党“应考”百年变局的全景答卷。其社论称,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不变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衷,是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坚持。
报道还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字里行间透露“开放”二字,既是对海外针对中国经济政策质疑的有力回应,也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吃下一颗“定心丸”。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众多“新语汇”中,关注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提法,称其框定了中国模式的样子,也借此消除相关误解和幻想。
日本《东方新报》刊文表示,在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经济高度融合的时代,中国作为多边合作和自由贸易的重要倡导者、推动者,在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兼顾全球共同利益,将推动全球现代化的持续加速。
中共二十大带来的新动向成为华侨华人的关注点。身在海外,他们为祖(籍)国的发展欢欣鼓舞。
菲律宾《世界日报》发布社论称,海外华侨华人虽远离祖(籍)国,但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把他们和中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共二十大报告让华侨华人对中国未来充满期待、满怀信心。
罗马尼亚《欧洲侨报》发文表示,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振奋人心,海外侨胞高度关注大会为中国及世界在经贸往来、和平发展、文明交流等方面带来新动能和新机遇。
葡萄牙《葡新报》发文称,中国向170多个国家的海外同胞发放“春节包”“健康包”,通过“春苗行动”协助460多万海外中国公民接种疫苗,始终把海外同胞的冷暖安危牵挂于心。外交为民,让海外同胞背后有依靠,心中有温暖。
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美国《侨报》指出,中共二十大报告结合“时”“势”之变强调反“独”促统两手抓,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既着眼于心平气和厚植民意,也掷地有声“反独”“反干涉”,展现了定力强大、情绪稳定、作为审慎、精准施策的形象。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造福台湾同胞”。香港《大公报》对此发文称,这个提法既有新意又有善意。多年来,大陆推出的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本身就是实实在在造福台湾同胞。报告进一步释放了善意,希望台湾青年与大陆青年一道携手打拼中国的未来。(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