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争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中新网漳州1月3日电 (记者 张金川)福建省漳州市市长王进足3日表示,坚持以“通、惠、情”促融,持续推进漳台融合发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当天上午,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王进足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过去一年,漳州持续探索漳台融合发展新路,开展100场对台交流活动,全市新批办台资企业项目90个,海峡两岸最大的石化合作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商业运营。
在以“通、惠、情”促融方面,王进足表示,坚持以通促融,实施新一轮漳台产业合作计划,推进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精致农业等重点产业深度融合,争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坚持以惠促融,积极推进“台湾小镇”和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持续优化涉台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台湾青年来漳实习、就业、创业,不断增强台胞台商获得感,打造两岸“家乡化”服务引领区。
坚持以情促融,加大对台交流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等交流互动,持续办好海峡论坛漳州活动、农博会·花博会、茶博会、海峡两岸(漳州)青年交流周等品牌活动,构建两岸基层融合发展先行区。
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现场。 张金川 摄漳州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漳州市政协主席吴文团在该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也表示,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创新和拓展政协服务漳台融合发展的渠道载体,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漳州先行先试,率先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实施漳台农业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
漳浦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是福建6个国家级台农创业园之一。截至目前,该创业园已累计引进台资农业企业289家,创业就业台胞840人,实际利用台资4亿多美元。
“推进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品质,提升深化漳台融合发展。”漳州市政协副秘书长、民进漳州市委会副主委林必强建言,在“闽台蝴蝶兰产业融合和创新发展”基地授牌的基础上,做好闽台兰花产业园二期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着力打造省级兰花培育创新基地;引进台湾先进农机制造技术和设备,建立农机推广示范中心,推动闽台产业融合。
林必强还建议,在台湾农民创业园设立创业型孵化基金,为台青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以台创园为载体建设台青文创园,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台创园内企业利用自有房地产、企业库房、闲置厂房等为台青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发挥台青的文创和社区营造特长及理念,从文化内容和产业支撑上打造特色台湾村。(完)
书写“赶考答卷”,砥砺前行之力****** 迈步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接续奋斗,锚定奋斗目标,激发奋进动能,科学把握工作任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昂首阔步之姿拼搏进取,书写“赶考答卷”,砥砺前行之力,在奋楫扬帆中乘风破浪。 坚定“如磐志”,书写“积跬步以至千里”的信仰答卷。 信仰是栉风沐雨的前行,是不忘使命的担当,是面对迎面而来的挑战能够葆有坚如磐石的决心,是面对潮头的疾风大浪能够激扬一以贯之的豪情。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员干部要以志之愈笃、行之不倦的拼搏之心直面困难和考验,以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作风追梦圆梦,将美好的蓝图转变为舒展的画卷,把宏伟的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图景。任何时候都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面对事业能够下足稳扎稳打的功夫,能够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在积跬步中至千里,在行之不辍中抵达目标。 共绘“同心圆”,书写“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答卷。走得再远,不能忘记风雨兼程的来时路,不能忘记历史给予的深刻启示。回望党史,我们党凝聚起同舟共济之力,中华儿女在守望相助中共迎挑战,在风雨同舟中共创辉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绘团结向上的“同心圆”。新的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厚植“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回应群众呼声,实现人民期盼,带领人民群众齐心奋进、同心圆梦,将星火汇聚成“炬”,点燃奋斗豪情,凝聚众人之力,在劈波斩浪中不断向前迈进,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发,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战胜“拦路虎”,书写“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答卷。回望党史,一代代共产党人以不怕艰辛、勇于担当的精神一路闯关夺隘,战胜了前所未有的逆境、严峻复杂的形势、不可胜数的挑战,在考验面前敢于“冲上去”,在困难面前敢于“站出来”,他们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行动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奋斗成果。成绩来之不易,斗争未有穷期。新的征程上,党员干部既要品尝成果的“甜味”,也要时刻不忘奋进征程上凝心聚力的拼搏,要时刻铭记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苦味”,在实践中甘于吃苦、勇于斗争,激发勇毅而行的胆魄,提升善于斗争的本领,在奋斗中书写崭新奇迹。(李庆)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